两千年天干地支纪年法怎么计算天干甲子地支(两千年天干地支是啥年)
两千年干支纪年是什么
庚辰年便是农历一甲子中的一个,打比方说1880、1940、2000……(60年一周期)。所谓阴历的天干地支纪年,亦即:干支就字面意义来说,就等同于树干和枝叶。
中华人民成立50周年(1999年)是干支纪年的己卯年(生肖属相为兔)。
天干地支纪年法first of all是天干在前,地支在后,打比方说今年2005就为-乙酉年。
两千年6月20日按天干地支纪年法如何算??
年:每个干支为一年,六十个干后,又从头算起,循环往复,循环不息。由甲子开始,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。称为干支纪年法。
干支(gānzhī)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从古至今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。干支是天干和地支之总称。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,循环往复,循环记录,这便是俗称的“干支表”。
1164年的年干=4-3=1=甲,2011年的年干=1-3+10=8=辛。1164年的年支=0-3+12=9=申,2011年的年支=7-3=4=卯。故公元1164年的天干地支为甲申,2011年的天干地支为辛卯。
天干地支纪年法怎么计算
)奇数组:偶数组:123456123456子寅辰午申戌丑卯巳未酉亥计算地支时,用6去除公元纪年去掉末尾数的数字(如:2009年则用6除2009)。除以6所得的余数就可总结出地支。不过,因为末尾数字的差别,所得地支也就不同。
天干、地支依照一定规则(阳干配阳支,阴干配阴支。也可以这样说单配单,双配双)可以搭配成60对,亦即一个甲子(60年),循环往复记录时间。
如2003年,其尾数为3,相应的天干为“癸”;以12除2003得166,余数是11,相应的地支为未。于是2003年的天干地支纪年为“癸未”年。注意和提防这是指2003年立春之后,立春之前应是“壬午”年。
干支纪年法怎样计算(公元纪年这样换算成干支纪年)
应用公元年进行计算。应用公元年的某一年,除以60(指六十年甲子),余数小于60,再用余数减去3(干支纪年是从公元4年开始使用的),便知。
12地支,即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紧接着公元4年是甲子年 紧接着把你想了解的公元纪年减去3,被10整除总结出的余数,就是天干之顺序数;被12整除的余数为地支之顺序数。
年干=N-3(N﹥3)或N-3+10(N≤3),N=年号/10的余数=年号个位数。年支=N-3(N﹥3)或N-3+12(N≤3),N=年号/12的余数。依据是公元元年是辛酉年,辛8酉10,干的周期为10支的周期为1二、
记住这一编码很实用,固然不能用干支纪年来直接精密推算公元纪年,但能够给我们一点建议,凡是天干为“甲”的公元纪年数最后一位数必为“4”;“辛”为“1”;余类推。
天干地支纪年法怎么计算?
在咱们国家古时候的历法中,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被叫作“十天干”,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称之为“十二地支”。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,组成了干支纪法。
天干: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3 地支:子丑寅卯辰巳午未1申1酉戌亥3 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相对应。
辛、壬、癸”称为十天干,“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”称为十二地支。如1911年年干为:11-3=8为辛。1911年年支为:(1911+7)÷12的余数是10,为亥,1911年的干支即为辛亥年。
天干、地支依照一定规则(阳干配阳支,阴干配阴支。也可以这样说单配单,双配双)可以搭配成60对,亦即一个甲子(60年),循环往复记录时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