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样用公元纪年算干支天干推算地支(干支纪年有哪些)
公历年换算成干支年的方式方法
中国阴历采取天干地支作为计算年,月,日,时的方式方法,就是把每一个天干和地支依照一定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,用以作为纪年,纪月,纪日,纪时的代号。
公历时间换算地支也很简单,所在年份除以12,得到的余数带入地支中即可,比如:2018年,除以12,余数是2,地支中相应的是戌。所以2018年是戊戌年!!!历史年份 此刻阴历的年份仍用干支。
公元年换算干支年:口诀诀窍:公元前后加减三,除十余数为天干,再用基数十二除,余数便是地支年。
精密推算天干:公元后任何年代:公元年末位数-3=年干,负数则加10 公元前任何年代:公元年末位数+8=年干 (由于公元3年为癸亥年,而天干又是逢10一循环。公元4年天干是甲,而4-3=一、
干 支 纪 年 法 一.十支纪年是中国传统的纪年方法。1.干和支之寓意:干支是天干,地支之合称。
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 第1种算法:不同的资料算法有所差别,有的会给出公式,但根本上是一回事。这里介绍一种简易直观的算法。 first of all给每个天干、地支一个编号,从头以4开始依照顺序排下去,天干10后接1,地支12后接一、
怎样把公元年算成天干地支年???
以2021年为例,年份减3得基数2018,除以10得余数8,对查天干次序得“辛”,再将基数2018除以12得余数是2,再循环对查地支次序得“丑”,故2021年为辛丑年。
楼主你好 每六十年为一个甲子,天干地支就走完一个循环。这是很简单容易的算术,你本人也可以算。但是天干地支只能记录六十年,下一个六十年又重复了,所以根本就不能用以纪年。
地支对应数字 子1,丑2,寅3,卯4,辰5,巳6,午7,未8,申9,酉10,戌11,亥0 计算:1,公元年份-3后除以10得余数可得对应天干。例: 2019年 (2019-3)/10余数为6,所以得对应天干为 己 。
3对应地支第三位是寅,即地支为寅。综上公元2010是用天干地支纪年为庚寅(虎)年。同样可以算出,2019年是:天干:(2019-3)/10=201余6 地支:(2019-3)/12=167余12 故2019是为己亥(猪)年。
first of all你要晓得 10天干,即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;12地支,即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
公元纪年减去3后除以12后来的余数那么是地支,而减去3除以10后来的余数那么是天干。
快速精密推算年柱干支法:精密推算天干:公元后任何年代:公元年末位数-3=年干,负数则加10 公元前任何年代:公元年末位数+8=年干 (由于公元3年为癸亥年,而天干又是逢10一循环。公元4年天干是甲,而4-3=一、
年份天干按公元纪年末尾数字来精密推算。公元前:0为辛,1为庚,2为己,3为戊,4为丁,5为丙,6为乙,7为甲,8为癸,9为壬。
天干地支是如何推算的?
天干=(公历年份)/10,所得余数 地支=(公历年份)/12,所得余数 具体的算法举例:万年历查知1995年为乙亥年。
年干公式:年干=年份个位数- 3(适合使用于任何西元年,个位数小于或等于3,借10)以2019年为例,其个位数为9,9-3=6,即天干为己。
天干地支 地支 子—鼠、丑—牛、寅—虎、卯—兔。辰—龙、巳—蛇、午—马、未—羊。申—猴、酉—鸡、戌—狗、亥—猪。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,子丑因猫沉思无谓神游四海。
其公式为:(所求年数-3)/60 = 商。。余数(年干支序数)假如余数等于0,则干支序数加上60。比如:求公元1983年的阴历干支年纪:(1983-3)/60 = 30。。0,则 0+60 = 60(干支序数),查表为癸亥年。
天干地支算法是:六十年为一轮回,用阳历年份除以1二、年份的最后一位从天干中找出,地支则在余数中找。例如2022年,2022除以12,余六、尾数2为天干中的壬,余数6为地支中的寅,故2022年为壬寅年。
年干公式:年干=年份个位数- 3(适合使用于任何西元年,个位数小于或等于3,借10)以2019年为例,其个位数为9,9-3=6,即天干为己。
天干地支纪年法是如何计算的?
十天干: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 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,循环往复,循环记录,这便是俗称的“干支表”。干支纪年以每一年以立春进入下一年。
天干地支纪年法是指以天干地支来记录和纪年的一种方法。天干十二个,地支十二个,二者合起来共计24个,按一定的顺序组合称为年号,每隔六十年号循环一次,历法叫做甲子历法。
算式计算法:天干=(年份-3)/10的余数相应的天干;地支=(年份-3)/12的余数相应的地支。天干相应的数字:甲1,乙2,丙3,丁4,戊5,己6,庚7,辛8,壬9,癸0。
干支纪年法怎样计算(公元纪年这样换算成干支纪年)
公元前的算法:年干=8-N(N﹤8)或8-N+10(N≧8),N=年号除以10的余数=年号个位数。年支=10-N(N<10)或10-N+12(N≧10),N=年号除以12的余数。
年干=N-3(N﹥3)或N-3+10(N≤3),N=年号/10的余数=年号个位数。年支=N-3(N﹥3)或N-3+12(N≤3),N=年号/12的余数。依据是公元元年是辛酉年,辛8酉10,干的周期为10支的周期为1二、
(二)计算时,年最后一位的数对应天干之编号、用年数除以12,得到的余数对应地支之编号,合起来就是该年的天干地支纪年法。
应用公元年进行计算。应用公元年的某一年,除以60(指六十年甲子),余数小于60,再用余数减去3(干支纪年是从公元4年开始使用的),便知。
六十年为一周。一周完了,再由甲子年起,周而始,循环下去。例如1929年是阴历己巳年,1930年是阴历庚午年……到1989年又是阴历己巳年。我们在日历上看见的己巳年、庚午年,就是按干支纪年这一个方法排列下来的。
(二)公元前59年,59+3=62,尾数2对应天干“壬”59÷12=3……余11,11+3=14,14-12=2,2对应地支“戌”精密推算出公元前59年是壬戌年。干支纪年精密推算方法有不少,比较可知,这一个办法或许应该是目前最简单并且明了的。
记住这一编码很实用,固然不能用干支纪年来直接精密推算公元纪年,但能够给我们一点建议,凡是天干为“甲”的公元纪年数最后一位数必为“4”;“辛”为“1”;余类推。
年干=N-3(N_3)或N-3+10(N≤3),N=年号/10的余数=年号个位数。年支=N-3(N_3)或N-3+12(N≤3),N=年号/12的余数。依据是公元元年是辛酉年,辛8酉10,干的周期为10支的周期为1二、
天干地支纪年法怎么计算?
first of all天干地支意思是我国古代对天象的观察。“甲、乙、丙、丁、吴、姬、庚、辛、任、鬼”,称为十根天干。天干地支之组成构成了古时候历法。十个和十二个分支依次匹配,形成六十个基本单元。
算式计算法:天干=(年份-3)/10的余数相应的天干;地支=(年份-3)/12的余数相应的地支。天干相应的数字:甲1,乙2,丙3,丁4,戊5,己6,庚7,辛8,壬9,癸0。
记住这一编码很实用,固然不能用干支纪年来直接精密推算公元纪年,但能够给我们一点建议,凡是天干为“甲”的公元纪年数最后一位数必为“4”;“辛”为“1”;余类推。
天干地支纪年法快速计算法 偶尔,我们看老人经常数数手指,紧接着告知你公元某一年,是中国古历的丙子年啊,庚申年啊。感觉很好玩。
一.干支纪年法。1.干和支之寓意:干支是天干、地支之合称。
干支纪年法的计算方法是:年份减3,除以10所得的余数;地支之计算方法是:年份减3,除以12所得的余数。
精密推算过程如下:“十天干”天干有10字,10年一轮回。包括: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;“十二地支”地支有12字,12年一轮回。包括: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称之为。
年份天干按公元纪年末尾数字来精密推算。公元前:0为辛,1为庚,2为己,3为戊,4为丁,5为丙,6为乙,7为甲,8为癸,9为壬。